中職/本土不缺長打火力補強可找守備型洋將

前幾年各隊本土打者在打擊年的激勵下,打得虎虎生風,因此洋將補強名額都留給投手。今年開始各隊思考模式開始轉變,除了從季初陸續有艾銳克、里迪的中信兄弟外,已經五年沒有洋打的Lamigo,

DG百家樂

也找來柏納帝那(Roger Bernadina)待命。另外從季初宣告洋將都是投手的統一獅,因應主將陳傑憲受傷,總教練黃甘霖開始動心,如果最終球團被說服,可能重現2013年有3隊曾有外籍野手的盛況。

前次有外籍野手出現,已經是2016年統一獅的飛力士(Félix Pié),再度有外籍野手加盟中職。不過他只打了5場比賽就受傷離隊,陸續補登錄的凱力(William R.Kelly)等都是投手。近十年中職正式登錄的外籍野手剛好10位,包含曼尼(2013,義大) 、猛德拉(2013,Lamigo)、克里斯多福(2013,統一)、李那瑞(2014,義大) 、羅培茲(2014,中信)、耐克(2014、2015,中信)、佩卓(2015,中信)、飛力士(2016,統一)、艾銳克(2019,中信)及里迪(2019,中信)。不過這些球員都沒有待滿整季,大多只有半季,且僅有羅培茲離隊後登錄耐克,艾銳克離隊後里迪替補,其餘球隊都仍以洋投取代。

中信這幾年的外籍野手補強,應該不需要期待他們的長打火力,而是讓內野守備更穩定,耐克就是最佳案例。
這邊要特別注意的是,我一直用的是「外籍野手」,而不是一般常用的「洋砲」。嚴格說起來,不只艾銳克及里迪,前幾年的克里斯多福、羅培茲、耐克等,都不太算是巨砲型的球員,而是球隊找來增強守備的功能性球員。

中華職棒目前僅有失誤次數及責失分的判別,並沒有階防守數據(UZR)的計算,因此只能從美國職棒數據來討論。以中信兄弟這幾年找的都是內野手來看,今年大聯盟守備局數超過100的二壘、三壘及遊擊手,UZR/150最高的分別為11.5、30.2及14.5,最低的為-21.8、-22.7及-21.3。以最極端的算法,150場比賽中,最高跟最低的恰屬兩隊,

線上捕魚機

他們整年因為守備因素的失分差到122分,若以中職的120場比賽看,就有約98分的差異。

旅美好手林子偉在大聯盟打擊成績普通,

老虎機遊戲

但他在二三壘的UZR超高,是讓他能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之一。
常常聽到教練會講,要投手放膽去投,還有其他8個守備員幫忙,因此當守備不佳時,就可能會有更多影響。上面這些數據就不包含,一是非自責分的產生,二是間接造成對手連續得分,三就是投手心理壓力及士氣影響。最慘痛的案例,4月20日悍將桃猿之戰,雙方都因為失誤發生後,影響投手表現,最終雙方在失誤的單局分別丟5分及10分。

當然因為上面是最極端的算法,實際不會那麼誇張的差異,因此還是有一派說法,認為補強仍是以投手優先。不過應當視情況而定,以瘋狂打擊年的那幾年來看,

ATG惡魔血域

確實守的再好也沒用。但是現階段投手開始恢復壓制力,球不會一碰就出牆的情況下,比賽每個環節都容易影響戰局,守備的優劣就更顯重要。

好的守備讓投手上天堂,不好的守備可就會影響投手的狀態,甚至影響整個球隊戰績。
以目前來看,去年最多失誤的中信兄弟,在本土投手逐漸成熟的情況下,增加守備穩定度,不失為一大補強重點。統一獅先前表示二、遊洋砲難尋,其實他們已是目前全壘打最多的球隊,問題根本不在長程火力,而是應該要先解決他們失誤是他隊兩倍的守備問題。至於猿隊四隊中打擊最好、守備最佳,確實不需要補強外籍野手。

守備野球在中職一直以來都有被提起,許多教練都有這樣的概念,像是以往黃衫軍的陳江和、黃仕豪及王勝偉,

QT電子仙境傳說

長程火力雖然略顯不足,但長期站穩先發,也幫助球隊拿下佳績。目前許多球隊的二壘、三壘及遊擊手都不穩定,在投手已經能壓制,

信用版娛樂城

或許補強可以換個角度,改找具有基本打擊能力的守備型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