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故事講出太極拳的靈性與涵養

點擊上面藍字_ 關注并設為星標
與太極智慧同行
圖文節選自《極享——余功保太極演講錄》(在米蘭國際太極拳論壇上的演講)

非常高興應邀到咱們這個論壇來跟大家分享關于中國太極拳的文化和科學。我首先跟大家分享兩個關于太極拳文化和科學的小故事。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

SWAG娛樂城

講究“禮”的文化,其中的表現之一就是“禮尚往來”,送禮是中國人很講究的一種形式,

DB多寶試玩

也是一門學問。來參加這個會,我就想給為論壇舉辦付出辛勤努力的楊軍先生和方虹女士帶一個禮物,送什么禮物呢?我們是科學論壇,既要有科學的含義,又要有文化的味道,最好跟太極還要有些關聯。后來我想了半天,選定了一種禮物。我想他們搞這個活動很辛苦,現在又是夏季,一定會出很多汗,我就選了一種手帕,能擦汗的手帕。我這個手帕有一個非常美的名字,

線上21點

叫“草木染”。這一方手帕里學問很大,它是取自中國古老的手藝“草木染”,不用化學染布,而是用植物的枝葉提取成汁來染布。不同的季節,穿不同植物染的布,中國古人把這叫作“穿藥衣”。為什么是藥衣呢?因為不同的季節,

GK娛樂城

植物有不同的藥用,比如夏季用金銀花染布,

吃角子老虎機

此物可以很好地清熱解毒,穿戴在身上防暑;用柿子染的布,降氣除燥等。以此中國古人實現“天地萬物皆為我所備”。
中國人自古講究和天地相合,中國人的生命藝術和生命科學就是與天地相合的藝術,中國人的人生最高境界乃“天人合一”。千年經典《黃帝陰符經》中有一句話:“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什么意思呢?許多外國朋友覺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很復雜,其實中國老祖宗告訴我們,中國文化就這八個字“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你做到了,就“盡矣”。那么這個“道”是什么?就是今天我要講的“一陰一陽為之道”,就是“太極”。
中國古文明有一個很顯著、很獨特的現象,就是文化和科學是合二為一的,是融合在一起的,這點很奇妙。“草木染”是這樣,太極拳也是這樣。

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二個故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關于生命和自然的辯論會。
800多年以前,在中國江西信州,是今天上饒市的鉛山縣,一個名為鵝湖寺的地方舉行了一次鵝湖會。這在中國哲學史上是很有名的一次辯論會,當時中國最有學問的一批人集中在一起,討論關于人和生命和宇宙的觀點,就像今天我們這些人集中在薩爾維諾研究太極一樣,大家懷揣著對人的生命深層結構和規律的探討意愿而來。
當時這些最有名的學問人主要分成了兩大派,一派的代表人物是朱熹,另一派的代表人物是陸九齡、陸九淵兄弟兩個人。這個“鵝湖會”的基本目的是想“會歸于一”,也就是希望能取得統一的觀點,但是這兩派的觀點是截然相反的。朱熹強調的觀點叫作“格物致知”,就是研究、用功于事物,深入探究事物之理,通過對事物的透徹研究、推致達到對規律的把握。陸氏兄弟則強調“心即理”,主張“發明本心”“心外無理”。認為心明了,就可以通曉萬物之理,陸九淵他們還創立后來在中國影響很深遠的一個學派叫“心學”,它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心外無物”,即宇宙萬事萬物的規律,都是由我們的心來映射出來、反映出來的。

這場辯論的結果是誰也沒說服誰,但這兩種觀點對后來的中國太極拳理論和技術體系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練習太極拳需要反復不斷對拳架、拳功下功夫,不斷打磨,才能悟得太極之法、太極之妙、太極的深層規律,這叫“格拳致知”。朱熹的觀點叫“格物”,在太極上就是“格拳”,用這個對應太極拳來講,就是你首先要了解太極拳的基本技術,要練好拳,從太極拳當中去悟關于生命、關于自然的道理。
而陸氏兄弟的“心學”在太極理法中也得到充分體現。太極拳講究心法,有的太極拳家講究“拳外無物”,心悟才能拳知,就是你首先要用心去了解太極拳,然后你才能練好它。肢體以外的這些動作技術是次一級的,首先要獲得太極心法,要用心去感知拳,而不是簡單局限在肢體動作上。這兩種觀點在太極拳理法技術體系中長期并存,也是太極一陰一陽的兩個方面。從兩個角度去理解中國太極拳的理論技術、文化和科學,才可能有一個比較完整的體會。
那什么是太極拳呢?結合這兩個方面并把它融合在一起,我們得出來一個結論,就是太極拳是打通人的內心與自然宇宙的聯系、感應的通道。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叫“太極拳的靈性和涵養”。靈性,就是人通過練拳跟自然溝通的一種能力;涵養,

真人輪盤

就是通過練太極拳,提高自身的修為、自身的修養、自身的生命境界的一種能力。剛才做科學報告的那位女科學家在演講當中提了一個問題,什么是氣?我在這里給出一種可以參考的觀點,太極拳中修煉的“氣”就是關于人體和自然的一種能量運行的載體和通道。我們通過練習太極拳,每個拳架的動作,如果你練習的要領正確,你就能夠很真切地感受到這種“氣”。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受到“氣”的經歷。
《極享——余功保太極演講錄》一書匯集了余功保先生自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應邀在世界各地的一百多場精彩演講內容,內容豐富,內涵深刻,語言生動,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太極拳的道、法、術、功等多個角度和層次。書中涉及太極拳眾多流派的內容介紹和闡釋,涵蓋了太極拳歷史、文化、人物、功技、發展等各個方面。全書近百萬字,并配有500多幅珍貴圖片,全面反映了當代太極拳的風貌。
一圖了解《極享——余功保太極演講錄》